为什么明知会后悔,还是忍不住好奇心?| 研究:知道越多,就想知道更多

2016-07-29 14:01:50      点击:

好奇心是一件我们每天都会体验,但很少去留意到,更不会去细思的事情。但如果你仔细回想,你一定曾经因为好奇,做过一些或多或少令自己后悔的事——“好奇害死猫”、“潘多拉魔盒”离日常生活都不遥远。J.K. Rowling说过,“好奇虽不是一种罪过,但我们的确需要对自己的好奇心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。”

但另一方面,也正是好奇心让我们开启学智,要想过一个有冒险有趣味的人生,没有好奇心是不行的。今天,我们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好奇(curiosity)这种很少被你关注的情绪。


好奇的定义和基本特点

目前,心理学界广泛认同的,对好奇的定义来自George Loewenstein。他认为好奇是人的一种对于知识/信息的渴望。这种渴望可能来源于人的本性(trait curiosity),也可能源于外在的刺激(state curiosity)(Loewenstein, 1994)。前者指的是一种作为个体特质的好奇,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可能对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好奇。而后者指的是人们在特定刺激下,所产生的好奇感。

这个定义谈到了好奇所包含的两个方面:

1.是我们天性中存在的,对于“知道”、“学习”的热情,是从我们内部发出的。每个人生来都有学习的热情,只不过每个人在不同事物的学习上,可能受到了不一样的回馈,从而对不同领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。从古希腊时期开始,好奇心就被看成一种天性,同时也被看成学习发生的动机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们对于科学的热衷是由于天性使然,并不存在任何功利主义的色彩(Loewenstein, 1994)。

2.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,心理学界对于好奇心定义逐渐出现了分歧。例如,巴普洛夫发现当狗听到或看到任何异样的东西时,它就会立即转向这个东西(Loewenstein, 1994)。因此,他认为,好奇心,是动物面对外在刺激时的一种探索式的条件反射行为。

事实上,这两种好奇都会在生活中被我们体验到。

知道的越多,越想知道更多

Loewenstein(1994)通过研究提出,人们对于信息/知识的好奇,实际上源于一个“信息差距”(information gap)。这个信息差距,指的是“我想知道的信息”与“我已经知道的信息”之间的差距。

但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不一样,并不是当这个差距越大时,人会越好奇,而是当这个差距越小时,人们反而越好奇。知道的越多,我们的好奇心就越大(KY主创:就像有些人爱看伴侣的手机,警告你——越看会越想看的!)

而这个研究的另外一个提示则是,如果你觉得自己对任何一个学科、任何一种工作都不感兴趣——可能是因为你对每一种都知道的太少了!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,都是在你所知皮毛的时候显得很没意思,一定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之后,才会变得有意思——就是这个道理。

信息越可及,越容易好奇

一旦知道了某些信息是唾手可得的,那么我们就更倾向于想要获得它(Dijk & Zeelenberg, 2006)。例如,当准爸爸准妈妈了解到医生已经获知了宝宝的性别——意味着孩子的性别信息已经变得可以获得,这就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,让他们更想要知道孩子的性别。

那么,宇宙顶级考验人性的题目来了:即便你是一个边界意识很强的人,另一半的手机就在你手边,叮跳出一条微信,(如果没有密码)你会打开看吗

以上两点都会在后文介绍的实验中说明。



哪怕会后悔,都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

研究发现:

1.人们通常是理性经济人,是风险厌恶的,更倾向做出有确定收益的决策。但好奇能让人失去这样的理智,选择风险,放弃确定收益。(重多以神秘为卖点的会员计划、福袋等能够销路广泛的原因)

2. 一般情况下,人们在决策后,会倾向于让自己只关心那些支持这个决定的信息,以避免产生后悔的情绪。由于好奇的存在,人们会忍不住想要了解那些明知道可能让自己产生后悔情绪的信息。

Dijk和Zeelenberg(2006)的两个研究证明了这件事:

1. 好奇心可能会让人做出令自己后悔的决定

研究者告知180名被试,请他们来参与一项科学问答研究,并将他们随机分入两组。在研究结束后,被试们可以获得一个小的奖赏。他们需要在15欧元和一个密封的礼盒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奖赏。选择礼盒的人,就意味着他们会放弃15欧元(礼盒里的东西未必有着同等价值)。

其中,一组人获得了关于礼盒内东西的更多(不涉及价格的)描述,而另一组人则什么提示都没有。关于礼盒里东西的更多描述包括,“这个东西是圆的”,“这个东西居家必备”等等。

结果发现,获得更多描述的这组人比未获得提示的人,更难控制自己想要知道礼盒里究竟是什么的一种好奇心,并更多地做出了一个可能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(70% vs. 33%)——放弃15欧元,选择礼盒。

这就和我们前面说的一样,当人们知道的越多,就会越好奇,而当好奇心被激发地更高,人们就不再依从理性分析。好奇是冲动的好朋友。

2. 好奇心让人想要了解那些可能会让自己感到后悔的信息

第二个实验中,研究者告知140名被试来参与一个关于风险决策的研究,并将他们随机分入两组。他们都需要在两个各盛有一个骰子的大口杯(beaker)中选择一个,作为赢取奖赏的工具。研究者告诉这些被试们,这两个杯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奖赏机制。

  • 杯1的奖励机制为:当骰子摇到1,2,3或4点数时,你获得3欧元;当骰子摇到5或6点数时,你获得30欧元。(是一个更加高风险高收益的选项)

  • 杯2的奖励机制为:当骰子摇到1或2点数时,你获得3欧元;当骰子摇3,4,5或6时,你获得15欧元。(是一个更稳健的选项)

但被试无法预测哪种情况自己赢取的奖赏会更多。这个实验检验的并不是他们会如何选择,而是选择之后,他们会不会想要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那个杯子里的数字。

 

第一组人在确定自己的选择之后,研究者开始同时摇晃2个杯子内的骰子。两个杯子同时停下。

而第二组人在选择之后,研究者只摇晃被试所选择的那1个杯子。

摇晃杯子的过程结束后,研究者会问被试,你要不要选择看另外一个杯子内的点数?对于第一组人而言,另外一个杯子的答案就在旁边,而对于第二组人而言,另外一只杯子的结果需要等待研究者摇晃之后才知道。

研究发现,第一组人比第二组人(93% vs. 61%)更想要知道另外一只杯子内的骰子到底是几点。也就是说,当信息(如果我选了那个杯子,我会获得多少钱)现成的、就在手边时,好奇心就让我们很想要得到该信息,即使它是可能会导致后悔情绪的(我得到了3欧元,但如果在那个杯子里我就能得到15欧元)。好奇心会驱使我们主动靠近那些可能会让自己后悔的信息。



良性好奇与恶性好奇

就像我们在文章的一开始所提到的那样,有些时候,好奇心会让人们更有创造力。但也有些时候,好奇心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
1. 恰到好处的好奇会:

a. 让我们更勇敢地探索世界

好奇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始终兴致勃勃,充满了探索的动力。一定程度的冲动,是让我们走出舒适区所必需的。

b. 促进新技能的习得

好奇心可以驱使着我们勇敢地尝试一些不熟悉的、复杂的新鲜事物(Kashdan & Steger, 2007)。它不仅让我们在面对陌生和新奇的时候,更倾向于选择面对而非逃避,这其实也无形中,拓宽和发展了自己的潜力,就像有人会好奇真实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的,ta也因此学会了潜水。

c. 帮我们更积极地看待自我(Baumeister, 1991)。

我们因好奇而做的尝试,往往都带有很强的探索性与未知性。当做出尝试时,我们通常都会需要对一些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,这种对于意义的探索,其实是帮助了我们拓宽对生命理解。好奇心、意义感、幸福感这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。

d. 是关系深入的动力和开端

对他人怀有好奇,是我们开始接触一个人的重要动力。好奇特质明显的人,很多时候也更容易喜欢上别人。

Kashdan等人(2013)发现,好奇心强的人通常更有幽默感,更热情,对于他人的不确定性有更高的容忍度,因此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也更有韧性。这种韧性主要表现在,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初期,他们通常会对对方抱持一种好奇而开放的态度,更愿意出动去了解和接近。

2. 但是,当我们在某些场合,表现出了过度的、不恰当的好奇心时,就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的后果:

a. 让我们在明知道危险的情况下,仍然一意孤行

威斯康辛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,在面对潜在危险时,对未知的好奇,会让人们更多地做出可能导致痛苦的行为(Ruan & Hsee, 2016)。

研究者邀请了54名被试参与了实验,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。被试们被安排在一间房间内等待实验开始。房间的桌子上摆放了一些带电的笔(研究者会故意告诉被试们,笔是上一次实验留下来的,他们可以随意玩一玩打发等待的时间)。

其中一组人被告知,桌上的10支笔当中,其中5支带有绿色标签的是不带电的,另外5支带有红色标签的是带电的。而另一组人则被告知,桌上的10支带有黄色标签的笔都是带电的笔,只不过有些有电池,有些没有电池。结果发现,后一组人(不确定哪几支笔带电)更多的按压了桌上的笔(每人平均按压了超过5支笔),而前一组人(明确知道哪几支带电或不带电)则更少按压这些笔(每人平均各按压了1支带电或不带电的笔)。

b. 让人显得过于冒犯、不合时宜,从而破坏与他人的关系

还有些时候,好奇心会让人在关系中显得急于求成,一方面,好奇心强的人会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,例如在建立关系的初期,就询问一些过于私人的问题。而这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边界和隐私受到了侵犯,产生反感,从而有可能会导致关系的破裂。




好奇是需要被规训的

好奇是和社会化密切关联的一种情感(affect)。在我们被规训和管教的过程中,我们通过对社会规则的学习,去习得哪些是不合时宜的、消极好奇。

一开始,抚养者、教导者在我们表现出正面的好奇,给予肯定和鼓励;而在我们表现出不合时宜的好奇时给予制止。随后,良性好奇不断给我们带来好的体验:朋友、乐趣、成就等。

但缺失了这个社会学习的过程的人,往往由于不合适的好奇被社会排斥而无法自知原因。

在人成熟的过程中,一定会包含一个“明白哪些事情需要好奇”,“哪些事情不要去好奇”的理解过程。而这件事也并没有绝对的对错,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(不同文化下很不同)。它是一种社会的约定俗成,同时也是个人价值观的体现。

一个能把平凡生活过得津津有味的人,是不能没有“对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好奇”的(KY主创们:我们做KY的秘诀,就是对日常中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保持持续的好奇)。但同时,能不能在一些情境中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与行为,也是一个人是否能够自律的一种表现。可往往生活中所见的人,大多良性好奇不足,恶性好奇过剩。

好奇也是心理咨询中一个重要的工具。之前读过一个paper(实在找不到了囧)里说,咨询师的工作之一,是要把自己的好奇借给来访,让来访逐渐对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、自己如何来到此时此地的情境、环境以及过去重要的生命事件如何对自己产生影响等问题产生好奇,从而重新思考那些曾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。对自己怀有一份好奇,是保持成长的不可或缺。

你觉得,你管理好你的好奇了么?愿你让好奇为你所用。